张志忠主任指导博士生发表署名文章||在共担共建共享中推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2023-04-09    编辑:学报编辑部融合出版工作室

在共担共建共享中推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作者:王刚 张志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论断前后呼应、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的时代课题,即推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牢牢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抓手,就要在共担、共建、共享一体化中协调推进,就要在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价值自觉的有机统一中团结奋斗,从而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一、共担:各族人民自觉承担起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

  “共担”是各民族人民在数千年血脉相连的历史传承中内化于心的思想自觉。回溯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共担”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砥砺前行中不断积淀、生成、演进出的精神品格,已然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内在力量。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未中断,即使在最孱弱的时期各民族也始终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在深厚历史传承和厚重文化底蕴中生发的“共担”理念,已经深深融入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各民族必须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共同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共担”就是要求各族人民自觉承担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责任的使命担当,这也是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保证。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民族大家的梦,也是我们各民族自己的梦”。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在实现我国各族人民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本质中既包含着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目标,也蕴含着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价值依归,是符合各民族共同利益、代表各民族共同意志、汇聚各民族共同心愿意愿的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各族人民要自觉承担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责任,正确认识到民族权利与民族义务、民族权力与民族责任、民族意识与中华民族意识的辩证关系,自觉地将“共担”的思想自觉转化为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力量和智慧,凝心聚力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共建: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团结奋斗

  “共建”是各民族在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砥砺征程中外化于行的行动自觉。中华民族的美好家园是各民族在同心同德、携手奋进的长期历史演进中共同开创的,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仍需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四个共同”以全新的理论向度展现了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脉络,揭示了“共建”既是贯穿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历程中的深刻印记,亦是发挥人民的主体性地位,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石。概言之,“共建”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标识。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共建”就是要求各族人民共同参与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实际行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共建”是共享的基础和前提,各民族共享需要各民族共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十分浩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只有依靠全国各民族人民上下齐心共同建设,才能在凝心聚力中迸发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和磅礴伟力。在中华民族千年风雨沧桑中孕育而生的“共建”精神,以新的表现形态融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探索之中,各族人民在“共建”精神的引领下书写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奋斗赞歌。同时,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在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也更加艰巨,需要各族人民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伟大实践中充分调动共同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广泛汇聚民智,极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在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中同步推进、共同作用、共同发力。

  三、共享:各族人民共同享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成果

  “共享”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团结奋斗的价值自觉。共享的实质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价值遵循,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以贯之的初心所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所完成的任务尽管有所不同,但以“共享”为价值指向的“共同富裕”作为党的初心使命却贯彻于始终。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救亡图存的政治斗争与以土地革命为重点的经济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在“打土豪、分田地”的过程中使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生产者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利益诉求。进入新时代,党引导各族人民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全面小康脱贫路上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的奋斗目标。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价值归宿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既是一个培育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为全国各族人民谋幸福、谋发展的过程。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共享”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最高价值追求的深刻表达,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推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的现代化。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个重要环节就在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其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异。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持续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关心、关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需要,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让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物质基础更加厚实。另一方面,要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式现代化虽是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现代化,但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要在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上,不断激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活力,将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进行有机结合,让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人民群众。

  总之,没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也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上要不断增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牢牢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抓手,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强劲合力,汇聚人心力量,各民族求同存异、美美与共、同向发力,在共担共建共享中推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王刚,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张志忠,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导)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方鸿琴)

关闭